永齡希望小學期初研習-關懷孩子:孩子需要的陪伴

by 高小露

謝謝 永齡希望小學-中大分校 的二次邀約

今天在中央大學跟一群年輕的課輔老師們上課

看到老師們積極的參與和投入~感到很有希望!

這3年我也在兩所學校當過課輔媽媽陪過幾個孩子

不同學校,對課輔媽媽的期待,也不相同

一所學校希望我們陪伴孩子寫功課和學習

但主要目標不是希望孩子課業成績變好

只是希望我們擔任陪伴的角色陪孩子學習即可

另一所學校則希望透過我們的陪讀和教導

幫助孩子學得更好、打好基礎、跟上進度、

進而成績能有起色

我發現這些被老師“挑”出來

認為是”需要陪伴輔導”的孩子,狀況大不相同

有些孩子在家庭中其實也很被疼愛

只是爸媽在課業的部份較無法陪伴孩子。

這樣的孩子,

只要帶入適合的學習的方式

有人專注地陪他練習

孩子就進步得很快,成績也有明顯的起色

有些孩子理解沒問題,都懂,只是學習比較緩慢

可能是寫字慢、理解慢、講話慢、或閱讀慢

這樣的孩子

其實不需要我們多教他學習的技巧

只要耐心的陪伴與等待他寫作業、想習題即可

而有些孩子,是他的父母親經常吵架、

甚至

我遇過一個孩子,邊寫作業邊跟我聊天問我:

「LuLu老師,你知道我爸爸什麼時候出來嗎?」

我一下被問糊塗了:「出來哪裡?」

孩子:「監獄」

就在那0.1秒間,

我慶幸自己有停頓、做好表情管理

保持鎮定並且沒有露出任何驚訝、擔心、尷尬的神情

(然後離校後那一整天,我都處於受衝擊的震驚狀態)

.

從與孩子們的聊天和分享中

經常能窺見他們的家庭面貌

對於一個他阿嬤會叫他媽媽「滾出去」的孩子而言

在連基本的「安全感」都沒有得到滿足的情況下

要求一個孩子:

好好寫字、認真上課、積極參與課堂活動、專注學習

這些看似身為學生很基本的行為與態度…

對他們來說…可能不是”困難”二 字可以形容的

如果孩子內在充滿了不安、焦慮、和擔憂

他如何能有心思把他的注意力放在

滿足這世界期待他表現出來的「好表現」上?

面對這樣的孩子,大人能做什麼呢?

今天的課程我們專注在談「在表關」的一致性溝通

尤其是「關」:關照孩子

當有一個人不是只要求孩子表現良好

而是真心地關心他、關懷他、在意他、想理解他

當孩子感覺到安全了、安心了、被在乎、被重視了

一個很有安全感、知道自己是被關心被愛的滿足下

自然就會把心思放在「在」:在乎情境了

因為他就不用忙著自我保護

而是會對世界感到好奇、會想探索、會想學習

如果可以考高分,哪個孩子願意考低分?

如果能學會,哪個孩子想要學不會?

.

老師的工作像園丁,默默地灌溉種子,期待它成長

卻因為會影響一個孩子「表現」的原因眾多

我們不一定有機會能親眼看見種子發芽、開花

在可能見不到成果的情況下

依然願意積極做所有我們能為孩子做的

是我們的課題;

至於種子何時要發芽?要不要開花?

很可能卻不是我們能主導的。

學習尊重與允許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成長速度

同時不因孩子的表現不如預期而感到糾結或放棄

只是持續灌溉,給予孩子他真正需要的:

關心、支持、信任、教育和引導…

允許孩子犯錯、和在混亂中找到自己的方向,

並始終對孩子保持信心,

或許,就是我身為課輔媽媽、

和今天這一群認真學習的課輔老師們

在課題分離、清楚自己角色職責的情況下

能為孩子們做的事了。

如果你也願意相信:

「沒有一個生命願意自甘墮落」的話。

(當然持續學習、增加自己的能力還是很必要的)

.

謝謝今天老師們今天在課堂上展現的活力

在冷咧的天裡,讓人感覺特別溫暖!

而且,跟年輕人一起上課~

讓我也有一種…自己好笑連啊!! 的感覺

(錯覺?xd)

今天的課程圓滿完成!

謝謝所有願意陪伴和灌溉孩子們的大人

真心覺得…這世上~

有我們,真好!

#高小露的阿薩母教養#高佳均

#停課同伴問鼓棒

You may also like